納匝肋人(of Nazareth, Nazarenus)

在福音上耶穌多次被稱為「納匝肋人」(瑪2:23; 29:69, 71; 谷1:24; 10:47; 14:67; 16:6; 路4:34; 18:37; 24:19; 若18:5, 7; 19:19)。保祿則被稱為「納匝肋教派的魁首」(宗24:5);但自從「基督徒」之名,在安提約基雅首被利用廣傳之後(宗11:26),「納匝肋教派」之稱,已完全消跡。無疑的,「納匝肋人」及「納匝肋教派」,皆直接與納匝肋城有關,前者是由於耶穌生長、隱居於納匝肋三十年之久,後者是指耶穌的門徒而言。

至於瑪2:23所言:「如此應驗了先知們所說的話:「他將稱為「納匝肋人」,好似直接與舊約的預言有關,但若細查舊約,卻沒有這樣的話,故此學者們多作下列不同的解釋:

(一)依11:1指默西亞為「嫩芽」,而「嫩芽」與納匝肋希伯來文字源學上相同,故得名。

(二)納匝肋與「納齊爾」(條)同,「納齊爾」之意,是「祝聖與天主的人」,此名耶穌當之無愧,但二者之關連,卻沒有科學上的依據及證明。

(三)廣意的解釋,即是如同納匝肋是一座平平無聞,且受人輕視的小村;同樣耶穌按照「上主的僕人」的預言(依49; 50; 52),也竟是被人輕視的人物。

上述不同的解釋,恐都不能使人滿意;我們應注意的是:瑪的文件有不少地方是與猶太經師們的解經方式很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