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乃、特刻耳、培勒斯(Mene, Tekel, Peres Mane, Thecel, Phares)

這三個字是正當貝耳沙匝王坐席的時候,一隻神秘的手寫在牆壁上的,祇有達尼爾可以解釋(達5:25-28)。按語言學家們的解釋,這三個字是指三種衡量或幣制而言,亦即是「默乃」,一個「米納」;「特刻耳」,一個「協刻耳」;「培勒斯」,兩個半個「米納」的意思,並以為「默乃」的重複是無意中的誤衍,應刪去。但達尼爾所作的解釋卻不是如此之簡單,他的解釋是:「默乃」:天主數了你的國祚,使它完結;「特刻耳」:你在天秤上被衡量了,不夠分量;「培勒斯」:你的國被瓜分了,給了瑪待人和波斯人(達5:26-28)。達尼爾所以能作如此解釋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這幾個寫在牆上的怪字,祇有子音而無母音,達尼爾給它們加上母音,而作動詞被動態的分詞來講之故。

過去已有不少的人主張這神秘(Cabala)或隱秘(Cryptographia)的講法,但這一講法為現代聖經學者及語言家所不能接受。現代的學者中卻有些人主張更簡單的解釋,以為「米納」是指拿步高而言,有純金的頭(達2:32);「協刻耳」是指他的兒子貝耳沙匝而言,有下等的價值,也有人主張這是一種譏諷巴比倫波斯國王的民間謎語,意即偉大的拿步高國王等於一個「米納」,下流的貝耳沙匝祇等於一個「協刻耳」,瑪待波斯王每人只等於半個「米納」,合起來才等於一個「米納」。但這種解釋更是富於幻想,而缺乏真正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