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的兄弟(Brothers of Jesus, Fratres Iesu)

在聖教會的歷史上,自古以來為了這一個問題曾經發生了不少的爭端。為解釋這一難題,我們可分兩點來說:(1)聖母瑪利亞的卒世童貞。(2)耶穌與其「兄弟」的親屬關係。

1、聖母是卒世童貞女:

這是一切天主教的信友應信的教條,不容有絲毫的懷疑,因為這是根據聖經的啟示,及教會自古以來的傳統信仰,而由大公會議所公佈的信條,是不能錯誤的道理。教會自古以來即稱聖母為卒世童貞女,而這種古老信念的基礎則是聖經。

(a)聖母領報時驚惶不安地問天使:「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路1:24)。「不認識男人」的說法是希伯來文語風,意謂不婚不嫁,終生保守童貞的志願,而這種志願不祇指當時,而亦指將來;換句話說:如果聖母有意將來出嫁,那就不必再「驚惶不安」了(路1:29)。聖奧斯定就已用了這種推論來反駁當時的異端學說。

(b)祇有耶穌一人被他的村人稱為瑪利亞的兒子(谷6:2),耶穌的兄弟中,沒有其他任何人如此被稱過。

(c)如果耶穌仍有其他的手足兄弟,一定不會在臨死時,將聖母托付給若望(若19:26-27)。

(d)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聖經上所謂之「耶穌的兄弟」對耶穌的照顧及關懷的態度,可以斷定是長兄對小弟的態度(見谷3:21, 31; 6:3; 若7:3),但另一方面我們確知耶穌瑪利亞的首生子(路2:7, 23),故此沒有長兄。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在猶太人的習慣上「兄弟」一詞之利用範圍是非常廣泛的,為任何民族所不及。它除了指同一父母,或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所生的兄弟外,諸凡姪子,姪女,表兄弟,堂兄弟,同族,同支派,甚至朋友及同等職業的人,都稱為「兄弟」。

有些人則用耶穌是聖母的「首生子」(路2:7)為藉口,謂聖母還生了其他的兒子,但這些人忘記了「首生子」一詞所強調的,是法律上的問題,就是首開母胎的男兒,應被獻於天主的規定(出34:19; 13:2; 戶8:15),而不是按照我們今日的觀念,來指他與其後所生的弟弟的關係而言。考古學者在聖地耶胡狄雅廢址掘出一個名叫阿爾息諾厄(Arsinoe)的青年婦女在第一次產子,因難產而死的墳墓,其碑文上載有「……上主的安排,使我的生命,在首生子的哭聲中結束了」。這碑文大約是屬於公元前五年的文件,很顯明地這個首生子猶如耶穌然,亦是該年青婦女的獨生子。總而言之,一切反對聖母童貞的人士,雖然仍在嘔心積慮,但至今仍未能找出一個可以推翻上述理由的確切證據來。

2、耶穌與兄弟的親屬關係:

在肯定耶穌是聖母的獨生子的條件下,學者們的自由是很大的,因為「兄弟」的範圍很廣,聖經上也沒有說明他們的真正關係(見瑪12:46; 13:55; 谷3:31; 6:3; 路8:19; 若2:12; 7:5; 宗1:14; 格前9:5),教會亦沒有規定,這祇是次要的問題。雖在熱羅尼莫以前有些教父曾提議:耶穌的兄弟是若瑟前妻所生之子,但這種意見未被接納,福音上亦無根據可憑,相反地主張若瑟終身守貞的意見,卻成了教會歷來強烈的傳統。目前普通的學說是:耶穌的兄弟是聖母之妹所生的兒子(見若19:25; 參見谷16:1; 路24:10; 瑪27:56)。總之,他們都與耶穌的確有血親的關係,這一點已足以使他們自豪了。

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