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農山谷 "神視谷" [本希農](Hinnom, Ennom Vallis [Ben-hinnom, Ennom]) 山谷名,在耶京之東南附近(蘇15:8; 18:16),現稱辣巴巴谷。此山谷在文學及神學上的重要性始自猶大國王阿哈次及默納舍時代,二位惡君都曾在此山谷中,將自己的子女犧牲向邪神摩肋客舉行大祭(列下16:3; 21:6)。 這裡所有在以民歷史上的滔天大罪,曾受到先知們嚴厲的責斥及無情的判斷,天主要使這個山谷變成「屠殺谷」(耶7:30-34; 19:6; 32:35)。依撒意亞先知雖未明明指出希農山谷的可惡,但卻暗示在耶京附近的地方,有充滿污穢臭屍的住所(即本希農山谷)(依39:1; 66:15, 24)。基於先知們的這些反對的言論,已自公元前二世紀始,一些偽經視希農山谷為末日公審判的地方,天主將以黑暗、烈火及爬蟲懲罰那些背棄天主,敬禮邪神的惡人,而這種觀念竟下傳至教父時代,並影響了整個教會論地獄覺苦的道理(Poena sensus)。 在新約時代,尤其對觀福音(除此之外,見於雅3:6),不時提到這個山谷,稱之為革厄納(即本希農山谷),它竟成了地獄的象徵:「受火獄之罰」(瑪5:22),「全身投入地獄」(瑪5:29; 路12:5),「使靈魂和肉身陷於地獄中」(瑪10:28),「被投入永火中」(瑪18:9),「地獄之子」(瑪23:15),「地獄的處罰」(瑪23:32),「往地獄裡,到那不滅的火裡去」(谷9:43等)。 地獄同聖經上所說的「陰府」不同,蓋地獄是惡人永遠受罰的地方,再無見天日的希望;而「陰府」則是一切死人靈魂居住的地方,直至末日的審判復活為止。地獄同默示錄所說「火坑」是完全一樣的性質(19:20; 20:10, 14-15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