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默示錄 [默示錄](Book of Revelation of John, Apocalypsis Ioannis [Apocalypse, Apocalypsis])

若望默示錄或啟示錄,為新約最後的一本書的書名,此名由希臘文的動詞Apocalypto(啟示或默示)而來,意謂揭露直到此時人還未知的一種秘密(瑪10:26; 11:27; 16:17; 格前2:10; 羅1:17-18等)。那麼,「耶穌基督的啟示」(默1:1)一句等於說:主耶穌給他的信徒所啟示的,是由他的天父所蒙受的真理,這真理即在於顯示耶穌是最大的君王和最後的審判官(見格前1:7; 得後1:7等)。

默的內容極相似路17:22-18:8及瑪24所記的耶穌的末世言論。參見與此類似的地方,谷13; 路21; 得前4:13; 5:11; 得後2:1, 12; 格前15:20, 28; 格後12:1, 4; 弟後3; 4:8等。如果我們在讀默以前,先讀這些新約的經文,就可看到重要的題目,如耶路撒冷的陷落,耶穌再次來臨,來臨的先兆等,默與上述的新約經文大致相同;所不同者,是若望以默示錄體(如象徵,比喻、神秘數字等),一方面詳解這些主題,另一方面藉他所蒙受的新啟示和神視,增加一些新的先兆,更具體地解釋主耶穌在末世言論中所發出的預言。

本書著作的時代,更能令人看出作者的目的,並且瞭解默為甚麼與新約其他默示錄體經文有相同處,也有不相同處。按聖依肋乃記載(Adv. Haer. V 30),本書是在多米仙(卒於九六年)興起的教難時期於巴特摩島寫成的;聖人寫說:「關於反基督者的名字我們實在不敢肯定甚麼;如果我們現時需要說出他的名字,那位看見這啟示的,必定寫了出來;因為那看見這啟示的時期,就在前不久,差不多就是我們這一時代,即在多米仙皇帝時代末葉」。默的內容與依肋乃的陳述全相吻合。

一個基督徒,如果在京陷落之後(公元七○年),讀過主耶穌的末世言論,可能推想:聖教會最厲害的仇敵──猶太主義既然已經消滅了,從此以後,一切則應順利,救主的聖道就將順利展開,得到光榮(得後3:1);但事實正相反,多米仙的迫害又興起,這如何解釋?升天的主耶穌對於這些事情,是否曾留下甚麼訓言,愛徒若望即以他的默示錄答覆了這些疑難。若望的情形頗似達尼爾先知的情形;古先知在默想耶肋米亞的預言時,另蒙受了天主的啟示,即七十個星期的啟示(見達9-12);同樣,新約的先知若望,在多米仙迫害教會之時,由於默想主耶穌的末世言論,也蒙受了彰顯這末世言論的另外一種啟示,即默中所記述的預言。這些預言叫他,且藉著他,令萬世萬代舉世的信徒,明白猶太主義消除了以後,仍有其他的權力興起,迫害教會,直到主再來臨。可是基督的信徒不要失望,羔羊和隨從他的信眾,必要勝過紅龍──撒殫──和隨從他的人。由此可見,默的目的是在於安慰信友,鞏固他們的信仰,直到世界的終結。因此,聖教會的許多作家很合理地稱本書為戰爭教會的安慰書。

默示錄按表面看來,是一封冗長的書信,收信人為羅馬省小亞細亞的七個教會;可是事實上,這七個教會是象徵全世界萬代的教會──「七」為一個神秘而指示完整的數字。

關於默示錄的分析,學者的意見不一。大致可分析如下:序言1:1-3; 致七教會函1:4-3:32; 第一段:今後之事(4-19:10);第二段:今世的終結(19:11-22:5);結尾語:(22:6-21)。本書的結構緊湊嚴密:布局極有規律,全靠神秘的數字「七」,所以其中具有七個教會的七封書信、七個印、七個號角、七個異兆、七個金盂。

默神學之重要點,就是基督,即獲得完全勝利的天主羔羊,就是他戰勝了撒殫和撒殫的兩個助手:暴虐、權力和假智慧,並使他的教會,最後戰勝這一地獄的三位一體。可是旅途中的教會,無法得勝這黑暗的三位一體,除非依賴基督的寶血,而去克服罪惡,並且一日新日日新,如同新娘,以基督的美德裝飾自己。基督徒既體認出主耶穌是勝利者,所以他和耶穌的教會也將是一個勝利者。基督徒為「勝利者」這一概念,可視為本書的精神和旨趣。因此,說默示錄為基督神學的寶庫和教會的安慰書,沒有一點過份。

見默示錄體、象徵論、先知、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