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彼爾(Debir, Dabir)

人名及地名,原意不詳,「出汗」(?),「(放置)於後邊(?)」。

一、厄革隆地方的國王,當若蘇厄率領民佔領許地時,他曾同耶路撒冷阿多尼責德克及其它三王聯盟抵抗,五王被若蘇厄戰敗,同被殺死,屍體被丟在山洞中(蘇10:3-39)。

二、猶大邊界上的一座城,在阿苛爾山谷附近(蘇15:7)。

三、猶大山區中的一個地方,位於赫貝龍西南,當若蘇厄攻擊南部城市時,曾佔領此地(蘇10:38, 39)。後來在歷數所占的山區城池時,也曾提及此城(蘇11:21)。不過,這可能祇是暫時的佔領及克服,而未能完全統治,故此不久之後,有本地人的作亂,而有敖特尼耳的再度出兵將此城克服,並因此英雄之舉而獲得加肋布之女兒;妻(蘇15:15-17; 民1:11-15)。此後,這座城被劃為肋未城(編上6:57, 58)。德彼爾客納罕人時代,原被稱為克黎雅特色費爾(蘇15:15)。對於這地方的考證,曾有過不少的爭執,但現在的學者大都謂目前貝特米爾辛(T. Beit Mirsim)廢墟,即古代的德彼爾城。在一九二六∼一九三三年間考古學家歐伯連(Albright)曾在此大事發掘,發現此城古時占地凡三公頃(一公頃等於百公畝,米突制)。在全聖地中,為證實民在歷史上的生活情形,是最好的一座古城。蓋它的歷史自西元前兩千年始,連續不斷延至五八九年為止,先後有十至十一個居住層。在西元前五八九年上,此城毀于巴比倫拿步高之手,自此消跡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