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肋米亞書(Book of Jeremiah, Liber Ieremiae) 關於耶肋米亞先知的生平,在耶肋米亞條已予介紹,本條祇就先知所遺留給我們的著作,而加以概括的論述。稱為耶肋米亞的這部著作,在聖經中算是一本大書,計有五十二章。但是若想將這五十二章中所包括的先知言論加以分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本書的寫作既無順序的歷史次序,更無理論的邏輯發展。學者們大都承認,本書是由許多不同的短小集子組合而成,比如27-29、30、31、46-51等;大部份是出於先知本人之手,或先知本人口授而由其弟子所記錄,比如巴路克就是幾乎一生跟隨先知的弟子及隨身秘書;另外一些無多大關係的部分,是由後人所加添的。這種說法是頗有道理的,因為如果我們讀一下第36章,便即可清楚的看出:(1)耶肋米亞於公元前六○五或六○四年間,曾將自己的神諭及預言編成兩個集子,筆之於書。第一個不太長的集子為君王所焚毀,第二個內容相當豐富的集子卻幸免於難,被保存了下來,留傳後世。(2)同章,又告訴我們先知在書寫時,利用了巴路克作為助手或秘書,這也就可以解釋何以本書有不少的地方,是以第三者的口氣編寫的。本書不少有關先知本身生平的細小節目的記載,也可能是出於巴路克之手。蓋先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安靜及謙讓的(見前條),似乎不欲太披露自己本人的一些無關宏旨的瑣事。目前若想將耶書按時間、地理、及環境的次第來分析其內容,已事非可能。學者們慣照本書現有的面貌,而加以分析如下: 序言:先知蒙召(1) 1、有關猶大的神諭(2-29): 倫理的喪亡,預告懲罰(2-6)。 對聖殿的迷信和宗教的形式化(7-10); 天主不再寬恕違犯盟約的百姓(11-17); 陶工及陶器的象徵,先知的悲痛(18-20)。 攻擊王室、長官、宗教人士,尤其是假先知(21-23)。 以兩筐無花果的象徵說明猶大的厄運(24)。 預言七十年的充軍及關於各民族的神諭(25); 關於聖殿的言論,先知被捕及獲釋(26:1-19, 42); 先知烏黎雅的悲慘死亡(26:20-23); 耶肋米亞與假先知(哈納尼雅)的衝突(27-28); 給充軍同胞的書信,假先知們的抗議(29)。 2、關於默西亞時代的預告(30-33): 以民的回歸及復興(30:1-31:30)。 新盟約(31:31-40)。 購買田產象徵以民必然的復興(32); 以民將安享默西亞時代的和平(33)。 3、耶京被圍期間的神諭(34:1-40:6): 關於漆德克雅國王及人民撕毀協議的神諭(34); 勒加布人忠義的美表(35); 約雅金國王焚毀先知的預言集(36); 先知受監禁以及和漆德克雅國王的交談(37-38); 耶京失陷敵手,先知獲救(39:1-40:6)。 4、耶京陷落後的神諭(40:7-45:5): 巴比倫所委任的總管被猶太人所殺(40:7-41:18); 猶太人挾持先知逃亡埃及(42:1-43:7); 先知在埃及(43:8-44:30)。 附錄:先知安慰巴路克(45:1-5)。 5、關於異民的神諭(46-51)。 6、歷史的附錄:猶大滅亡,耶京被毀,聖殿被劫,朝臣被殺,耶苛尼雅國王獲釋(52)。 經文:耶書有兩種古老的版本留傳至今,其一是原文的瑪索辣經文,其二是最古老的希臘譯本。若將二者作一比較,我們立即可以發現彼此有相當的出入。首先希臘譯本將瑪索辣本上的許多無關緊要的詞句刪掉,但並未將先知的主要思想及言論的內容有所改變;其次,二者更大的區別是在於有關異民神諭的安排上。在瑪索辣本上這些神諭放置書末(46-51),在希臘本則放置於本書的中間部份(25-31)。大致說來,希臘本是依照各民族的重要性,而將關於她們的神諭加以按次排列;瑪索辣本卻是依照各民族所佔的地理位置,由南而北的排列下來。關於這兩種版本的不同點,學者們曾找出了不同的解釋方法,但最為普通有力的解說是:原文本自始即有兩種藍本:一本較長,流行於巴力斯坦,就是上面所說的瑪索辣本;另一藍本較短,流行於埃及,是七十賢士將聖經翻譯成希臘文時所依據的版本。此本早已失傳。流傳至今的,祇有它的希臘譯本。 本書除了10:11一節用阿刺美文寫成之外,全部是以簡單、清楚、美雅的希伯來文寫成。而上述以阿刺美文寫成的一節,學者們咸認為是後人所加插的。至於先知寫作的筆法,大家亦公認:耶肋米亞寫作的特點是,沒有任何矯揉造作,或不自然的地方,用詞生動,活潑有力,儼然是一位藝術家。是一位詩人。 本書對歷史亦有非常大的貢獻。它是南國猶大末期,宗教及政治生活狀態的絕好寫照,更是猶大滅亡的唯一清楚詳盡的記錄。諸凡先知所記錄的歷史事蹟,大都經過考古文物而加以證實,尤其是厄肋番廷文件,拉基士的瓦片文件,加得年鑑等。 本書中有不少的部份,同較後問世的全部哀歌,將被圍困於耶京的猶大人的悲慘處境,尤其是當拿步高的強大敵軍破城而入時,城中百姓驚惶失措的心理狀態,以及在家破人亡,百姓充軍之後,遺留於聖地的人民,惶惶不可終日,猶如喪家之犬的悽慘景況,描寫的淋漓盡致,使人如親臨其境,親睹其狀,實在是偉大的不朽之作。 本書的宗教價值:每位先知除了與其他先知所負的共同使命之外,皆有自己特殊的宗教思想。耶肋米亞先知特別強調了天主的正義(耶11:20; 12:1; 16:17; 17:10; 20:12; 32:19),以及天主的慈愛(耶3:12; 31:3; 32:18; 33:11)。上主的慈愛,固然施於一切的民族,但特別鍾愛了自己的兒子──以色列(耶3:19; 31:9, 20),這種愛情的熾熱可與愛人及父子之間的愛情相比(耶2:1; 3:4)。正因如此,更彰顯了以民罪過的醜惡,及其犯罪時的愚昧無知(見耶2:13)。 先知尤其特別強調了祈禱的重要,內心生活及真誠宗教生活的價值(耶7:16; 11:14; 14:11; 27:18; 28:6; 32:16, 24; 37:34; 42:2等),外表的禮儀應陪襯以內心的真誠(耶7)。百姓應以赤誠依恃的心仰望上主,切不可失望,上主一定會重建以民,使南北二國,重新復合言好。默西亞必由達味家族中出生,建立新的及永恆的默西亞王國,並與新的以色列人民訂立新的及永恆的盟約,這盟約遠遠勝過西乃山上的盟約,因為後者是刻在人心上,植於人肺腑的堅固不移的盟約(耶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