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府(Praetorium) 這個希臘名詞,有兩種意義:其一是狹義,指總督寶座的所在地而言,普通總督在實行他的最高職權或斷案時,是坐在這個寶座上。它是以一個半圓形的木台建成,木台上兩邊設有靠手而無靠背的寶座,或謂審判座。其二是廣義,指總督所住的整個宮殿而言,或指在士兵紮營後,最高軍帥所住的帳幕。 耶穌受難時的猶太總督是比拉多。他的總督府建於凱撒勒雅,但在耶京也有他的臨時總督府,多半是在黑落德的宮殿,有時也在聖殿西北角的安多尼堡,以便更容易監視聖殿庭院中的一切動作,預防百姓暴動。這些暴動在巴斯卦節及其他大節日是最易發生的。 猶太公議會的人員,在聖瞻禮六將耶穌解往比拉多的總督府,要求比拉多批準耶穌的死刑(若18:28)。現在要問比拉多在那裡定了耶穌的死罪?是在黑落德宮還是在安多尼堡?大多數學者及歷代的傳統都主張在安多尼堡。但主張前者的人也有。若望福音特別有意義地指出,定耶穌死罪的地方希臘文謂「石舖地」,希伯來文叫「加巴達」,意謂「高地」(若19:13)。這似乎是當時盡人皆知的地方。但是安多尼堡固然是位於貝特匝達山崗上,堪稱為「高地」,然而黑落德宮也是建於城中的高地上的,故此僅就這一點很難斷定。一九三二年修理熙雍修女會會院時(此會院建於安多尼堡舊址上,)發現了一片約五十平方公尺的「石舖地」,以一公尺乘三十五公分(Cm.)的大石砌成。於是學者們對於定耶穌死罪的總督府就在安多尼堡的信心更加堅強了。 這堡壘為黑落德所建,目的在於保護並監視耶京的聖殿。四角上建有樓塔,內部通常住有一營羅馬軍人(五百至一千人)。它因黑落德的朋友及保護人馬爾谷安多尼而得名。 見石舖地、比拉多、安多尼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