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步隆(Zebulun, Zabulon)

人名兼支派名,其意義按創30解說「同居」,或按其他學者表示「尊敬」或「領袖」之意。

一、人名:

雅各伯的第十個兒子,雅各伯肋阿的第六個,也是最後的一個兒子(創30:20; 35:23)。當雅各伯遷居埃及時,則步隆自己也生了三個兒子,即色勒得厄隆雅赫肋耳(創46:14; 出1:3; 戶26:26, 27)。編上1-8章內,沒有提出則步隆的後裔,這也許因為當編的作者寫書時,這兩個支派已與其餘的支派同化了。

二、支派名:

雅各伯曾就這支派說:「則步隆將居於海濱,成為船隻停泊的口岸,與漆冬毗連」(創49:13)。這是說則步隆支派朝西,靠近腓尼基,要賴腓尼基來發展它的貿易,好像是它自己居於海濱一樣。這個解釋可由梅瑟的祝福得到對證。梅瑟說:「……因為他們——則步隆依撒加爾——要吸收海洋的富饒」(申33:18, 19)。 則步隆支派的領域界限記載於蘇19:10-16。按這記載,則步隆支派分的地方是南鄰默納協,東靠依撒加爾,西有阿協爾,北接納斐塔里。雖然蘇記載的界限不會有改變,但經過歷史的悠久歲月,這界限畢竟難免有多少的變更。出埃及時,則步隆支派能上陣作戰的男子,計有五萬七千四百人(戶1:30, 31);到了摩阿布曠野,梅瑟重新登記民,則步隆支派共計六萬五百人(戶26:26, 27)。至論安營的次序,則步隆的位置在會幕東面,即在猶大依撒加爾兩支派之後(戶2:1-9)。起程時,率領則步隆軍隊的首領是厄里雅布(戶10:13-16)。祝聖祭壇時,厄里雅布代表整個則步隆支派所獻的供物,記載於戶7:24-29。梅瑟遣發十二人前去窺探客納罕地,則步隆支派應命出差的是索狄的兒子加狄耳(戶13:10);監管分地的人員中,屬則步隆支派的是厄里匝番(戶34:25)。在厄巴耳山上向民眾宣布詛咒的,除納斐塔里阿協爾加得勒烏本各支派的代表外,也有則步隆支派的代表(申27:11-14; 蘇8:34, 35)。許地劃分後,屬於默辣黎家族的肋未人,由則步隆支派分得了四座城,即約刻乃罕卡爾達黎孟納哈拉耳(蘇21:7, 34; 見編上6:48, 62)。

就整個以色列民族的歷史說,則步隆支派所立的功業不如猶大本雅明厄弗辣因等支派的那樣顯赫,可是有時他們的貢獻也不可低估。事實上,則步隆雖然當初一開始就沒有把客納罕人從領域裡趕絕(民1:30),但是當德波辣執政時,協助她最力的並使民徹底戰勝敵人的,就是納斐塔里則步隆兩個支派(民4:4-11; 5:14, 18)。當基德紅進攻米德楊人時,這兩支派也會同阿協爾人援助基德紅作戰(民6:35);在各民長中,民長厄隆便是出自則步隆支派的一位,且經十年之久擔任了民長職。死後葬在則步隆阿雅隆(民12:11, 12)。這座阿雅隆城現址在何處,無從考證。當以色列各支派來到赫貝龍把王位交與達味時,則步隆支派能上陣作戰的有五萬人(編上12:34),達味為王時,則步隆的首領是敖巴狄雅的兒子依市瑪雅(編上27:19);當希則克雅王函請以色列各支派來耶路撒冷舉行踰越節時,則步隆支派的一些人便應君王的召請,紛紛來到城裡過節(編下30:10, 11, 18)。當敘利亞厄弗辣因宣戰時(公元前七三四∼七三二),以及日後當以色列北國遭受亞述軍隊蹂躪時(公元前七二二),則步隆納斐塔里支派也因疆界關係,慘遭敵軍侮辱,蒙受災難(依8:23);依撒意亞描述這種災難和侮辱說:「人只見苦惱和幽暗,昏黯和恐怖」(8:22);這黑暗象徵異教的誘惑和暗昧,所以當耶穌加里肋亞——昔日則步隆支派所居之地——開始宣講福音時,依撒意亞先知「但黑暗畢竟要被驅除……日後外方人的加里肋亞獲得了光榮」的預言終於應驗了(見依8:21-23; 9:1-6; 瑪4:12-17)。按厄則克耳神視中所見巴力斯坦分配圖,則步隆支派的分地是位於新聖城內聖殿以南第四位,即在依撒加爾加得中間,「由東界至西界是則步隆的一分」(則48:26),新聖城的一城門也命名為則步隆門(則48:33);同時在詠68:28; 及默7:8也提到了這一支派。

見十二支派、加里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