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基多(Megiddo, Mageddo) 城名,意謂「軍事地區?」,是巴力斯坦最有價值的軍事要塞,因為它位於厄斯得隆(或謂依次勒耳)平原,是由埃及通往敘利亞及巴比倫的必經之地,是以自很古以來即有軍事堡壘建築於此,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正因此它在漫長的歷史上,經過了無數次的戰火,有不少埃及的文件為證,如阿瑪爾納文件。 若蘇厄進佔許地時,始終未能將此城攻下(蘇17:12, 13; 民1:27),大概它是在達味時代才落入以民之手。撒羅滿重建默基多的防禦工事(列上9:15; 編上7:29),並列為其十二太守之一的駐紮地(列上4:12)。猶大王阿哈齊雅被耶胡射傷,負傷逃入默基多,並死於此地(列下9:27);猶大王約史雅帶兵至此企圖阻止埃及法郎乃苛北上援助亞述王的大軍,但被戰敗而身亡(列下23:29, 30; 編35:22, 23)。 考古學者曾三次在這裡作長期的挖掘考察(一九○三∼一九○五,一九二五∼一九三四,一九三五∼一九三九),發現了不同文化的階層,達二十層之多,它的最初居民已見於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它的第一道城牆出於公元前二五○○年左右,且完全被毀滅,其毀滅原因不詳,大概為戰火所洗。二一○○年左右,更偉大壯麗堅強的默基多城重被修建起來。直至一五○○年,它的文化是客納罕文化,有廟宇祭壇被掘出土,但此時亦發現了埃及文物的輸入。在後一世紀(一五○○∼一六○○)則有希克索斯人入侵,途經巴力斯坦南下至埃及,所向無敵。在默基多建築了堅固高厚的城牆,並輸入戰車及戰馬,但在一四七九年前後,此城被埃及法郎突特摩息斯三世(Thutmosis III)所佔領,並立為埃及在巴力斯坦的行政機構所在地,但不久之後默基多脫離了埃及的勢力範圍。一三○○年,埃及法郎色提一世(Seti I)將它攻陷,盡行破壞,重建新城;可是在一一五○年,不知何方敵人再將此城毀滅淨盡。一一五○∼一○五○年間是它的衰弱時期。德波辣聯合巴辣克向息色辣所發動的戰爭,可能就是在這個時期內(民4:6-16)。此後默基多進入培肋舍特人的勢力範圍,直至九五○年左右,才終被達味所佔領,而落入以民之手,撒羅滿在此建築了極完美的防禦工事,堅固的城牆,數個城門樓塔堡壘,及防禦的暗室,並建有太守居住的宮殿,寬大的馬房,可供養馬四百八十匹,並有停放戰車的車廠等,可說是巴力斯坦有史以來所見最精細、最完美的防禦工事。七三三年亞述人將它攻陷並加以破壞,自此它失去了防衛的作用,三五○年左右則被人完全放棄,不再有人來此居住。近來的猶太考古學者依蓋耳雅丁(Yigael Yadin)則甚為懷疑以民在默基多所建築的偉大工事,是否出自撒羅滿之手,或更好說是北國國王阿哈布(八七四∼八五二)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