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論(Eschatology, Eschatologia)

「末世論」一詞,顧名思義,是對最後要來之事的討論。它包括新、舊約中所有有關於個人、民族或整個人類在默西亞時代,亦即是在最後的時代,所有的教訓。

末世論的內容:一、舊約:幾乎在所有的舊約著作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明言或暗示到末世論,它包括整個民的整史,這歷史是關於整個民族的,而不是個人的歷史。它是一部憧憬著未來美好遠景——默西亞時代——的歷史,因此,它與整個人類的命運有著密切的關係,諸凡出離埃及,佔領福地的許諾(出3:8等),對上主救援的希望(依51:4等),盟約之圓滿實現,全人類之分沾祝福(則36章),以及上主天主之勝利為王,世界諸國之降服(達7章),而成為新的創造(依41:20; 44:24; 48:6等),都是屬於末世論的體材。舊約中,為指示末世的遠景,有些既成定型的說法:如「必有一日」(依2:12),「日後」(創49:1),「上主偉大的日子」,「上主的日子」,「那天」(索1:14, 15)「天主報仇的日期」(依6:1, 2),「末日」(依2:2)。在這些末世論的「日子」中,聖經清楚指出上主特別的作為,以證天主是人類歷史的主腦,他除掉罪惡,懲罰惡人,重整世間秩序,「創造新天地」(依65:17; 66:22; 伯後3:13)。而天主的種種重整及革新的作為,則歸納於一個時代,就是默西亞時代(依2:2; 米4:1; 則38:8, 16; 達10:14)。新約則稱這個默西亞時代為「最後的時期」(弟前4:1; 伯前1:5, 20; 猶18節;若一2:18),因此,新、舊二約在末世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

二、新約:新約末世論的觀念較舊約更為複雜,它與一個歷史上的事蹟——默西亞的誕生──有著莫大的關係。因著默西亞的來臨,開始了一個新的紀元,新的時代,它就是先知們所預報的「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已誕生的默西亞——耶穌基督——完成了兩種作為,即天國的宣佈和建立以及耶穌死而復活。天國並不是人類歷史自然演變的結果,而是「來臨」在這個世界上的天主的救贖工程。這個天國雖然已經來臨,但它尚不是完備無缺的,它猶如撒在地上的種子,應當生長結果(瑪13:3, 24-30),猶如酵母應使整個麵團發酵(瑪13:31-32),猶如撒在海中的網捕捉各種魚類(瑪13:47-50)。耶穌的復活是史無前例的事蹟,具有對人類歷史決定性的成份(格前15:14),因著它人類才可以獲得生命及救援,才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難而進入天國。它是人子再度來臨的保證(斐3:20, 21),是使人類復活的力量(格前15:20)。

初期教會的教友們,曾以緊張的心情,等候耶穌在末世的再度來臨(得前1:10)。聖事的領受亦與末世論有關(羅6:4; 格前11:26),甚至宗徒們的許多勸諭,亦都是針對著末世而發(得前5:1-11)。教友的希望就是末日的復活(得前4:13等;格前15章)。新約中末世論的觀念,除了包括全體人類之外,也包括了整個宇宙(羅8:19等)。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新約中的末世論,是由兩個主要的成份構成:其一是一個歷史上業已完成的事實,其二是一個尚未實現的未來事蹟。整個聖教會及每位教友生活的奇特性質,即在於此(迦6:14-17; 格後5:17)。

為解釋末世論,曾有過不少的學說,諸如即將來臨的末世論,與時間無關的末世論,業已開始尚未完成的末世論,及業已完成結束的末世論等。在這些解釋理論中,我們覺得業已因著救主的來臨及聖死而開始,但尚未達到其最高峰,尚未完成,但一定要在世界的末日,因著耶穌的再度來臨而圓滿結束的末世論,(耶穌的復活是它的保證),更合情合理;其它的理論從略。

見上主的日子、天國、默西亞論、審判、死亡、天堂、地獄、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