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辣市(Midrash) 這是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因為它包含的著作十分廣泛,並且這些著作所包括的時代,又非常悠遠,再加上作者的繁雜,故此除了直接將原著作,自己誦讀研究,而能多少領會其中的意義之外,是很難以短短的篇幅來描述的。 「米德辣市」一詞,雖然兩次見於聖經正文(編下13:22; 24:27,思高本譯作「傳記」),但該處所指與我們現在所討論的「米德辣市」,是迥然不同的。它的原文字意是「研究」或「學習」,演變而成為公認的「聖經註釋」。雖然事實上與「米德辣市」的真正意義並非完全吻合,這由下面所說,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這堆為數不少的著作中,大致又可分為兩大類型:其一是關於歷史性的著作(M. Haggadah),其二是關於法律性的著作(M. Halachah)。 目的:這些著作的目的,是相當自由地,利用過去聖經上的人物、事物或法律,加以解釋、引伸、增添、描繪,使聖經更為清楚、明確、易解,實際地符合於作者當代的聽眾,使他們更易獲得教義及倫理上的教訓,使聖經更活潑有力地呈現於後期的人類面前。 作者:在這大批的遺作中,要想找出誰是其作者,是難而又難,幾乎不可能,因為是一些猶太經師們的集體著作。它具有自己特殊的文體格式及寫作方法,已如上述;而這些創作的中心,可能就是一些不同的經師學校(見德51:31)。「米德辣市」一詞就是這些著作的總名稱,它的目的既是為教訓民眾,故此它寫作研究的對象並不是全部聖經,更不是逐節、逐句、逐字的講解(故此與現代科學式的解經學大有異曲),而只是揀選主要與聖殿、會堂、禮儀、祭禮等有關的聖經部份,來引伸、注釋、描繪,使人獲得人生宗教上的利益。 時代:基於上述,我們也就明瞭,確定這些著作的時代,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不過我們仍可以概括地將它分為三個時代來說:最古老的著作,應在「米市納」(見該條)的同時,出於公元後三∼四世紀。其後有與「塔耳慕得」(見該條)同時代的著作,是公元後五∼六世紀的產品。後期的著作,或謂「小米德辣市」,則於公元後七∼十一世紀間問世。至於公元後十二∼十四世紀的產品,已非創作,而是前人著作的編纂。 聖經中的「米德辣市」:這種著作的文體方式,並非祇是聖經時代的後期產物,就是在聖經的正文上,我們也可以發現為數不少的類似的體裁,比如德44:1-50:24所錄的「讚揚列祖導言」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次如智慧篇的後編,即10-19章,是出谷紀歷史的回憶,也是典型的關於歷史性的「米德辣市」。這類型的著作亦不少見於民長紀、列王紀、編年紀,尤其是申命紀。「米德辣市」的體裁,在新約上亦屢見不鮮,諸如在宗徒大事錄上伯多祿、保祿及斯德望的演講(宗1:15-22; 2:14-36, 39; 3:21-26; 7:1-53; 13:16-41),以及保祿的書信(羅4章;9:6-11, 25; 迦3章;4:21-31; 格前10:1-13; 格後3:7-18; 弗2:11-22),格外是致希伯來人書等。 結論:雖然「米德辣市」的著作,已不符合於我們現在以科學方式研究聖經的條件,它卻能有力地幫助我們瞭解舊約後期作者們寫作的精神,猶太主義的演變,以及明瞭新約使命的結構,甚至一些教父們解經的依據。 見神通法、「塔耳慕得」、「米市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