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肋番廷草紙文件(Elephantine, Papyri Elephantine)

(1)厄肋番廷島,是尼羅河中的一個小島,長約二公里,寬僅及四百公尺左右,位於尼羅河的第一個瀑布處。自此而下,可以航船,北至八五七公里的開羅而入海。著名的阿算(Aswan)城,就在它的正東邊,約有九十公尺的河水相隔,它是一個屬花崗石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及商業中心。現今之所以成名,是由於在此島上,於本世紀之初,發現了大批及十分有價值的紙草紙文件之故。

(2)厄肋番廷文件:這些文件,記錄住在這一島上,自公元前四九四至四一○年前後,一批猶太僑民的生活情形。這批僑民之所以遠來此島居住,大都相信是由於京被拿步高破壞的原因(耶42:34)。他們在這裡有土地、田產、家庭、房屋及僕婢。所守的法律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律,女人可以自動要求離婚,為舊約所無。並且有自己的聖所及司祭,但所信之宗教,好似是混合宗教。除了上主天主的名稱之外,也有些外教神祇名。但是有人仍堅持這批猶太人所崇奉之宗教,仍是一神教,不同的名稱只是將天主位格化的結果。公元前四一○年,他們的聖所被埃及苛農的司祭所破壞,但這個僑團卻至少在三九九年仍然存在,因為其中一封信上,曾提到埃及乃斐黎特(Neferites)一世登極的事蹟,這事發生於三九八年。

埃及所發現的一切手抄本中,厄肋番廷文件要算為數最多、最重要而又最著名。它們大批的在一九○六∼一九○七年間的考古工作時出土。主要的部分,都是些契約及來往信件,以阿剌美埃及文寫成。於一九四七年又自阿算收買了一批來自同地同時的文件,共有九卷,是一個猶太家庭的記事錄,家長名阿納雅(Anayah),盡職於聖所。這些文件已於一九五三年由克勒苓(Kraeling)出版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