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 有些信友,或許受了希臘哲學的影響(宗17:18,32),否認肉身來日的復活;為此,保祿在本章內,由各方面證明基督的復活和眾人的復活:一、基督的復活是宗徒宣講的中心(宗1:21-22; 2:32等處),已包含在最初的宗徒教理講授內(1-4節)。二、親眼見到已復活的基督的證人,至今尚有健在者(5-11節;宗13:35),保祿自己就是其中之一(9:1;宗9:1-8; 22:6-11; 26:12-18)。三、如果基督沒有復活,那麼,基督的全部道理必全然瓦解,宣講和信仰也失卻對象(12-14節),宣講基督復活的宗徒,也成了自欺欺人的假見證(15節);凡相信他們的,實是世上最可憐的愚人(16-19節),因為今生未享福(15: 32),來世又絕望。四、基督的復活既是鐵一般的事實(1-11節),那麼,眾人的復活便有了保證(20-28節),因為他復活原是為堅定我們的信仰;那為首的既已復活,那麼,我們為肢體的,自然日後也必要復活(見羅5:12-21; 8:9-11)。五、死人不復活,那麼在格城信友中所採用的「代死人受洗」的禮儀便無意義(29節)。這種信友代替忽然死去的望教者領洗的禮儀,原不是聖洗聖事,而只是一種信仰來日復活的表示;再者,如無復活的希望,宗徒為何天天要冒死,作無謂的犧牲?(30,31兩節;羅8:35-36;格後4:10-12)「與野獸搏鬥」是指與猶太人搏鬥,見16:9;宗19:9; 20:19-20等處。最後,如無復活,人必沉溺於現世的享樂(依22:13;路12:19),道德生活根本動搖(32-34節)。33節所引是取自希臘詩人默南德所作的一齣戲劇內的話。既有死人的復活,那麼:一、死人將怎樣復活?將有怎樣的身體?(35-49節)二、當基督再臨時,那些尚存在世上的人,又將如何?(50-53節)關於第一點,保祿答覆說:天主的全能,既然在自然界,已不斷使死去的受造物,獲得新的生命(如麥粒或各種籽粒,見若12: 24),又既然創造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樣地上或天上的受造物的物體,何以不能使有壞的人身,變為不可朽壞的人身呢(斐3:2;谷12:25;哥3:4;羅8:19-33?)關於第二點,保祿告訴了我們一項「奧秘」,即「我們眾人不全死亡,但我們眾人卻全要改變」:死去的人,都要復得一個不可朽壞的新形體而復活;至於那時尚生存在世的人,他們有死有壞的肉身要改變,披上一件不死不滅的新外衣,見格後5:1-5。54-57節是基督戰勝死亡的凱歌,見依25:8;歐13:14;羅5:12; 6:23; 7: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