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Spartans, Spartiatae)

希臘的一座城市。此城的居民(斯巴達人)曾與猶太人修好聯盟(上12:2-23; 14:16-23; 見下5:9);此事之倡導者原是約納堂瑪加伯,但當斯巴達人接受協議,回信訂立盟約之時,約納堂業已死去,而由他繼位的哥哥息孟來完成訂盟(加上14:16-23)。這段締盟事蹟的記載,以及古代友誼的提及,本是很有趣味的歷史文件,但其歷史性卻為不少的非公教學者所否認,但是,若將這兩封往還的函件仔細研究一下(加上12:6-18, 20-23),則覺得這批學者的斷然否認是無充足理由的;並且斯巴達人阿黎烏一世(Arius Ⅰ)執政年代(三○九∼二六五),與他寫信的對象敖尼雅一世大司祭的年代(三二三∼三○○)是頗為吻合的。在這封函件上,斯巴達人王強調兩個民族原是兄弟,因同是亞巴郎的後裔(加上12:21)。事實上,猶太人與斯巴達人並沒有血統關係,不過這是當時城與城之間,及民族與民族之間,彼此表示感情時的一種說法而已;聖經作者也只是將這種古來的說法照抄記錄了下來。再者,兩個民族在瑪加伯時代的締結盟約的事是非常可能的,蓋這時猶太人與羅馬人的關係非常良好(見加上15:15-24),而斯巴達人又是向來惟羅馬人馬首是瞻的民族,何況在斯巴達城已住有不少的猶太僑民(加上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