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Olive, Olea, Oliva)

此字舊日多從音譯作「阿里瓦」。

聖經提及橄欖樹(枝),首次見於洪水滅世的敘述,諾厄的那隻鴿子,口啣綠橄欖枝而返(創8:11)。「橄欖」一詞原文指樹木,亦指果實,兩者通用。它可以說是聖地的特產,幾乎各處的山間斜坡上,皆可見到。其中尤以京、舍根赫貝龍附近的橄欖為最著名,叢生成林(民15:5,見申8:8; 依17:6; 24:13; 米6:15)。它的葉子底面呈灰白色,葉面呈深綠色,感熱而縮卷,故樹蔭不大。於五月間開花,花小呈淡白色,不久即凋謝。其果實於六月間開始成熟,八九月間收穫。收穫時,搖動或以長棒打擊樹枝(申24:20; 依17:6; 24:13),使果實落地,供人拾取搜集。收穫完畢,接著就是帳棚節的大慶日(肋23:33-43; 若7:2),為過節所用的樹枝就是橄欖枝(厄下8:15)。聖地的橄欖,油質豐富,較其他地區的橄欖竟超過百分之三十,故向來視為聖地財富之一;但是對於橄欖的醃製保存,聖經上卻從未提及,蓋其技術導源於希臘,而非聖地。

聖地雖盛產橄欖,但因此樹而得名的地方或人物,卻少而又少,比較著名者僅有橄欖山而已(匝14:4; 撒下15:30)。可是它的象徵意義卻不少,比如它是光輝美麗的象徵(耶11:16; 歐14:7),茂盛健壯的象徵(耶11:16; 詠52:10),多產豐收的象徵(詠128:3),歡欣鼓舞的象徵(若12:12; 瑪21:1-11)。其次,它在聖經上也有借意的用法,比如橄欖豐收歉收,表示上主對百姓的開恩或懲罰(米6:15; 申28:40; 亞4:9; 哈3:17),約堂關於橄欖樹的寓言(民9:9),聖保祿也借橄欖枝與野橄欖枝來表示猶太人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羅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