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勒雅(Caesarea) 城名,聖經上以此為名之城有兩座: 一、海邊的凱撒勒雅,亦稱巴力斯坦的凱撒勒雅: 位於現今以色列國台拉維夫之北五十公里,海法之南三十八公里處的地中海岸上,因其地勢適中,曾是巴力斯坦的頭等海港,建於波斯帝國的末期。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才為猶太人所佔有,但它的絕大多數的居民仍屬外教異民。公元前六三年,耶京陷於龐培之手後,凱撒勒雅亦被剝奪,而成為希臘文化的中心。奧古斯都皇帝將之賜與大黑落德後,於是大興土木使之成為重鎮要港。他的繼位者阿爾赫勞主管此城,但在阿爾赫勞被革職,及在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死於此城之後(宗12:20-23),它便成了羅馬總督府的所在地,而居於此城的猶太人已為數寥寥。七執事之一的斐理伯(宗6:5),即此地之人(宗8:40; 21:8)。受伯多祿洗禮的羅馬百夫長科爾乃略,亦駐紮於此城。伯多祿並親赴其家講道付洗(宗10-11:11),大概亦曾於此城躲避阿格黎帕一世的迫害(宗12:17),或者乘此機會去了羅馬。在斐理斯及斐斯托為總督時,是為保祿坐監之地,及在此地自辯於阿格黎帕二世之前(宗23:23-35; 24:27; 25:1-4, 6, 13)。 出土文物計有海港、廟宇、宮殿、跑馬場、戲院等古建築物,這些幾全部是大黑落德的建築。一九六一年的夏天,意國考古家並在此發現了般雀比拉多的碑文,上有:「猶太總督般雀比拉多獻……與提庇留皇帝」等字樣。 二、斐理伯的凱撒勒雅: 原名帕尼雅斯,(Panias)以牧羊神潘而得名。位於約但河的發源地,在默龍湖北約三十公里處,今名巴尼雅斯(Banyas)。奧古斯都將此地同海邊的凱撒勒雅,同時劃歸大黑落德的版圖。但此城的土木工程卻完全歸功於他的兒子斐理伯。斐理伯為討好皇帝及為自己留念揚名,稱之為斐理伯的凱撒勒雅。按對觀福音的記載,在此地方伯多祿認主為默西亞,及被立為教會的盤石(谷8:27-30; 瑪16: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