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Rome, Roma) 羅馬是歐洲古文化的中心,它的歷史相當悠長且複雜。當然在這裡我們不能、也不需盡述,我們所討論的只是與聖經有關的羅馬。羅馬最早見於聖經之處,應是達11:30,以基廷的名字出現。當猶太人首次聽到羅馬人扣留敘利亞首領的事蹟時(加上1:10; 7:1),心中大喜;又惑於他們輝煌戰績,一心傾向羅馬人(加上8:1-6)希望借與羅馬聯盟而擺脫敘利亞人長久的壓迫。於是先後有猶大(加上8:17-32)、約納堂(加上12:1-4, 16)以及息孟(加上14:16-24)的從中周旋,為同羅馬人結成聯盟而奔走努力。其結果是羅馬帝國內的一切猶太人,在受著羅馬人的特殊保護(加上15:15-24),其實這無形中將猶太造成了羅馬的保護國,質言之,成了羅馬的屬國。雖然羅馬的兵力還沒有直接侵入聖地,但是曾幾何時,終於公元前六三年羅馬大將龐培的軍隊,以平息阿黎斯托步羅第二及其兄依爾卡諾的戰爭為藉口,攻佔了耶路撒冷。自此羅馬人開始正式統治巴力斯坦地區,公元前四○年,羅馬人委任大黑落德為猶太人王。他死後(公元前四年)其國土一分為三,由他三個兒子來管理。十年後猶太分封侯阿爾赫勞被革職,由羅馬總督來管轄。 當公元前六三年龐培佔領耶京時,將一批猶太人擄往羅馬為奴,但這批人不久即獲得了自由,留居於羅馬,但在這之前,早已有一批富有冒險性的猶太人遷來羅馬居住,以經商謀生。按西塞祿的記載,他們是一個相當富裕的團體,並勸當時執政者應善待他們,免生暴動。果然凱撒對他們大施恩惠,致使凱撒死後,仍有不少猶太人不時到他的墳墓上去憑弔。這批富有的猶太人且每年捐獻金錢,救濟耶京,這時他們大家集中居於羅馬的特辣斯忒外勒(Trastevere)區,在奧古斯都皇帝時代,猶太僑民已達八千人之多。但在提庇留皇帝時代(公元一四—三七),羅馬的猶太僑民曾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打擊。由於一件貪污案的發生,於公元一九年約四千猶太人被逐出羅馬,驅往撒爾狄尼雅(Sardinia)居住,但在三○年上,又獲准回羅馬居住。四九年上喀勞狄皇帝由於在猶太人間因宣傳福音而發生動亂,再度將他們逐出羅馬,在這批被逐的人中,有後來在格林多與保祿結識的阿桂拉和他的妻子普黎史拉(宗18:2)。 羅馬基督教會的誕生很可能是在伯多祿和保祿來到羅馬以前的事。五旬節日就有不少的羅馬猶太僑民,在耶京見到了聖神降臨的事蹟,聽到了伯多祿的宣講,知道了一些耶穌苦難、死亡及復活的道理(宗2:10, 41)。無疑這批人在回到羅馬之後,一定將祖國發生的這些事蹟,傳告與其他的猶太僑民,以及其他的羅馬人。所以在保祿到達羅馬之前,已在他的書信上,清楚地論及羅馬的教友(羅1:7)。保祿在凱撒勒雅被猶太人告發,要求去羅馬受審(宗25:10-12)。公元六一年保祿被解來羅馬,曾被囚兩年之久。在這期間保祿曾多次召集了被逐後仍留在羅馬的一些猶太人的首領講話(宗28:17),其目的不外是希望他們能接受福音,但結果似乎很不理想。從那時猶太人與自外教回頭的羅馬教友之間,劃分了一清楚的界限,基督教再不是屬於猶太人的一個派別。 按古來的傳說,若望宗徒曾在羅馬被判受油煎之死刑,但是奇蹟地未受損害,乃被充軍至帕特摩島,在那裡寫了他的默示錄一書(1:9)。在新約上提到了不少羅馬教友的名字,其中最主要者是阿桂拉及普黎史拉夫婦二人,甚致有人謂他們是羅馬教會的創始人。 末後,按自古的傳說,伯多祿、保祿二位宗徒都是在羅馬為主捐軀致命而死。 見伯多祿、保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