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8
保祿在1-20節一段內,以自問自答的體裁,似乎採用了當時哲學家的辯證法,來解答猶太人的非難,說明天主是忠信的,既許必踐;天主是公義的,有罪必罰。天主固然賜給了民不少的特權,如有關默西亞的預計(即3:2「神諭」之所指),以及9:4所記的義子的名分、光榮、盟約、法律、禮儀和恩許等,但到審判時,天主卻絲毫不顧及特權不特權,「必照真情」(2:2)來施行審判,毫不區別猶太人或外邦人(2:9-10)。隨後保祿說明:眾人因了亞當的罪(5:12-21),「都在罪惡權勢之下」(3:9),並引用聖經來作證明(10-18節引詠14:1-3; 5:10; 140:4; 10:7; 36:2;依59:7-8),以表明人非藉基督救贖之恩,誰也不能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