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書(The Wisdom Books, Libri Sapientiales)

在舊約聖經中,有一部分,教會自古以來,稱為「智慧書」或「訓誨書」,即聖詠集、約伯傳、箴言、訓道篇、雅歌、德訓篇及智慧篇;這七部經典皆屬於聖經中的智慧文學,雖然它們的文體並不劃一,但它們的內容卻是自成一格,與其他經典的內容,如歷史、先知、及法律書是迥然不同的。決定智慧書的因素有二:其一、寫於充軍至耶穌降生的時期;其二、寫作的目的不只是為以民,也是為全世界人類,並且所討論的內容特別注重倫理道德,而不是專以教理神學為出發點。此外,另一特點是作者當時已多少受了外教哲學思想的影響,這一點尤以智慧篇為然;不過在與宗教有關的智慧觀念上,作者卻沒有完全跟隨教外哲學思想的潮流,相反,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立場。作者並在聖神的默感之下,甚至發揮了比教外哲學更為高尚的思想,使人對「智慧」有了更為清晰和深刻的認識。

智慧書的另一特點,是它們大都以簡短的格言方式來教訓人,這一點卻十分相似中國古傳據有訓誨意義的成語或格言,但在聖經上卻不可一概而論,因為有不少的部分是以訓誨詩、輓歌、讚詞的方式而出現的。

另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智慧文學上所強調的智慧,主要的並不是理智、明悟、學問方面的智慧,而是人生處世為人方面的實際準繩,亦就是人格道德的表現;它訓誨的對象並不是團體,而是單獨的個人,是以父親教訓兒子的口氣來表達的,而智慧的泉源,猶如為一切古中東的文化民族,是來自神,來自天主的。如此無形中為即將來臨的更高尚的基督教倫理準備了道路。

見智慧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