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市瑪耳(Ishmael, Ismael)

是聖經上的人名及民族名,意謂「天主垂聽」。

一、人名:

1、亞巴郎由婢女哈加爾所生的兒子,是依撒格同父異母的兄弟,他的誕生與撒辣的荒胎有關。 上主已數次許給亞巴郎將有強大繁盛的後代(創15:4; 17:16, 19, 21; 18:10-14),但亞巴郎當時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而妻子撒辣又荒胎不能生育,家境十分富裕,因此二人盼子之心切,自不待言。補救的辦法只有將撒辣的婢女哈加爾納為妾,而生依市瑪耳。生後亞巴郎親自給他起名及行割損禮(創16:15, 16; 17:22-27)。其後才有撒辣的懷孕,生子依撒格。為了使家產不致分給妾的兒子,撒辣要求亞巴郎哈加爾及兒子依市瑪耳逐出家門(創21:8-13)。亞巴郎雖心有不甘,但在上主的指示下,便遵命而行。母子二人進入曠野之後,實有生命之虞,此時天主親自救助了他們,並許給依市瑪耳繁盛的後代,成為依市瑪耳人的始祖。他生長於帕蘭曠野,並娶埃及女為妻(創21:14-21)。他猶如一匹「野驢」在曠野中橫衝直撞(創16:12),這在暗示他及他後代的強悍。依市瑪耳在父親臨死時,曾前來送終(創25:9)。他本人享年一百三十七歲而終(創25:17)。他的後裔居於阿刺伯及聖地南方的乃革布地區(創25:18)。生有十二個兒子(創25:12-16; 編上1:29-31)及一個女兒(創28:9)。

2、是乃塔尼雅的兒子,達味的後裔,故屬猶大支派。拿步高佔領京後,立希伯來革達里雅為首長,執政於米茲帕地方(列下25:22-25; 見25:14; 耶26:24)。此時依市瑪耳阿孟巴里斯的買弄,將革達里雅及他的一些官員殺死,其中有些是加色丁人(巴比倫人)。事情過後卻又驚惶失措,深怕巴比倫人必然報復,於是強行擄走一批人員,其中有耶肋米亞先知,逃往埃及避難去了(耶40:7-41; 41:1-18; 43:1-7)。

3、阿責耳的兒子,屬撒烏耳的兒子約納堂的後代(編上8:38; 9:44)。

4、猶大支派人,是重要官員則巴狄雅的父親,約沙法特王時代的人(編下19:11)。

5、約哈南的兒子,曾經參與推翻王后阿塔里雅的正義行動(編下23:1)。

6、是充軍後歸來的一位司祭,曾聽厄斯德拉之命,將自己的外邦妻子休掉(厄上10:22)。

二、民族:

按聖經的記載,是依市瑪耳的後代,猶如雅各伯的十二個兒子成為民十二支派的創始人,依市瑪耳的兒子也有十二人,共成十二個支派(創17:20; 25:13-16; 編上1:29, 31)。他們居於阿刺伯曠野中,自哈威拉幼發拉的河,自敘利亞約但河東地區(創25:18),是一個強悍善戰的民族,以遊牧為生(創16:12; 21:18),被視為民的敵人之一(詠83:7)。聖經上數次將他們與厄東人米德揚人(皆屬亞巴郎的後裔)混合而談(見創39:1; 37:25-28; 民8:3, 24)。

亞巴郎撒辣哈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