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瑪(Ramah, Rama)

城名,意謂「高原」,聖經上記載的城市,有此名者凡五座:

1、本雅明支派的城市(蘇18:25),德波辣女先知曾在此地附近審斷以色列子民(民4:5)。它位於京及基貝亞北部(民19:13; 依10:29),距離南北國的交界處不遠,因此,成為兩國相爭的地區。原屬於南國猶大,卻被北國以色列巴厄沙所佔領,並在此修建防禦工事。但不久之後,又重新被猶大阿撒所收復(列上15:17-22; 編下1:1-6)。拿步高佔領及破壞京之後,將俘擄的猶太人在此地聚齊,並在此地釋放了耶肋米亞先知(耶40:1-6)。辣黑耳的墳墓就在此地,是以有先知的話說:「聽!在辣瑪有嘆息聲」(耶31:15),此話亦為福音所引證(瑪2:18)。充軍後歸來的人中,有辣瑪基貝亞的六百二十人(厄上2:26; 厄下7:30),在此地重整家園(厄下11:33)。目前此村莊名叫(el-Ram),有三百人口,在京北八公里處,位於海拔七九二公尺的高丘上。

2、是位於阿協爾支派邊界上的一個村莊,大約距提洛不遠(蘇19:29),但至今它的原來地址仍未被發現挖掘。

3、是納斐塔里支派的一座堅城(蘇19:36),位於加利肋亞北部,在海德爾(Heider)山(一○四七公尺高)之南及撒費得(Safed)之西南偏西十二公里處,是由阿苛撒費得大路的必經之地,並由此處分出另一要道直通西北,是以堪稱為一個重要城市。目前有二千居民,大都是由教歸化的基督徒。

4、是撒慕爾先知的家鄉,位於厄弗辣因山區(撒上19:19, 22, 23; 20:1; 25:1; 28:3等)。撒慕爾在此地為上主建了一座祭壇,每年視察貝特耳基耳加耳米茲帕後,在此地審斷以色列子民(撒上7:16, 17)。當撒烏耳尋找失去的驢時,曾來此地拜見先知,被先知傅油祝聖為以色列人的第一任君王(撒上9-10:1)。後來撒烏耳迫害達味時,達味亦曾逃來此地投奔撒慕爾先知(撒上19:18-20:1)。先知死後即被葬於自己的家鄉辣瑪(撒上25:1; 28:3)。

瑪加伯時代辣瑪被劃入猶太地區內(加上11:34),也就是福音上所說的阿黎瑪特雅富人若瑟的家鄉(瑪27:57; 谷15:43; 路23:50, 51; 若19:38)。

至於辣瑪現今的位置,學者們曾經大事爭辯而意見不一。但目前已證實它就是今名楞提斯(Rentis)的村莊,有人口一千五百。在里達(Lidda)西北十四公里處,厄弗辣因山區的最西部,二百公尺高的山丘上。其實它的目前地址,早已被歐色彼熱羅尼莫清楚地指出。

5、按蘇19:8是西默盎支派的一個村莊,應同撒上30:27所載辣瑪同為一地,但其目前確切位置,尚未為考古學者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