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逃亡埃及
(Flight into Egypt, Fuga in Aegyptum) 大約在賢士離去的當夜,「上主的天使托夢顯於若瑟」,告訴他應逃難遠走埃及。若瑟按法律是一家之長,故有安排家庭的事務,及接受來自天主使命的責任。但這個使命是一項有重大關係的事,是一項緊急的命令:「起來!逃往埃及」!擺在若瑟前眼的是前途茫茫、困難重重的遙遠路程,但他毫不遲疑,「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瑪2:14)。耶穌來此世界的使命,是救贖人類的使命,是受苦的使命,故此他這次行程,決不是如偽經上所說的,那麼光榮堂皇:他途經之地,獅子變成善良的野獸,棕櫚樹枝下垂,以其濃蔭來遮蔽他,以其果實來滋養他,埃及的邪神態像,自動倒塌。 埃及是當時避難的理想去處,它是一個羅馬行省,由總督來治理,處於黑落德的勢力範圍之外,並在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城及赫里約頗里(Heliopolis)城有強大的猶太僑民團,按傳說竟達一百萬人,當然是渲染的說法。這些社團並有慈善事業的組織,照顧那些貧窮及逃難而來的同胞,很可能聖家也曾受其惠。 路線:當時有兩條抵達埃及的道路:其一是最普通及商隊慣行的道路:自白冷南下至赫貝龍,再略為北上經貝特基布陵(Beit Gibrin)至迦薩,由此城順沿海大道下至埃及;其二是經赫貝龍及貝爾舍巴而穿過曠野地區至埃及。前者較為便利,後者則艱苦危險。聖家究竟取了那一條路?我們不得而知。所知者是自白冷至埃及約有五百公里之遙,步行需半個月才可到達。 在埃及寄居何地,無據可考,故不能確知,在現今開羅的古城區有一座古老的小堂,名阿步撒爾加(Abu-Sarga)者,向被視為聖家的居留地,但同時在埃及的中部及南部,也有些類似的傳說及記念地點,但都不足為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