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1 首月即「阿彼布」,充軍後改稱為「尼散」。逾越節和無酵節原是兩個最古的節日:前者本是牧人節,後者本是農人節。梅瑟以前僑居埃及的以色列人,既以放羊和務農為生,想必也過了這兩個節日。梅瑟將這兩個慶節與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的重大史事,結合在一起,而定為一個慶節。由此而生出彼此相連的新意義:逾越節記念天主藉羔羊的血,「越過」以色列人的家,不但不加害,反而拯救了他們;無酵節記念以色列人迅速地出離了埃及。以色列人歷代所舉行的逾越節,在禮儀上雖屢有所增補,但過此節的意義,從未改變。古代猶太人傳說默西亞將在逾越節夜裡來救他的子民。這個傳說使我們明白,為什麼這個慶節會變成愛國運動的節日,尤其成了一個含有預兆性的節期。這慶節的預兆,耶穌不但使之實現,而且還超過了所預兆的。日後宗徒們,尤其是聖保祿屢次比較舊約逾越節與新約逾越節的關係。參閱戶9:6-13;申16:1-8;肋23:5 -8;伯前1:13-21;格前5:6-8;羅6:3-11;哥2:12;路22:16;瑪26:29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