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Key, Clavis) 遠在很古的時代,人們便知道及利用鎖及鑰匙,聖經上也多次直接或間接地提到(蘇2:5; 民16:3; 列下4:21; 厄下3:3; 瑪25:30; 路13:25; 若20:19-26)。 考古學告訴我們,現在的圓形或扁形的細小有齒鑰匙,在古時代是不存在的。古猶太人所慣用的鑰匙是木作的,有八、九英吋長,在其尖端有四、五個牙齒不等,用以插入鎖孔內為關閉或開啟門戶。而鎖的構造與鑰匙是相對的,它有兩件:其一安裝於門的一邊,內有活動的及與鑰匙相對數目的齒牙;門的另一邊或門框上,有數個相對的洞為容納由鑰匙所轉動過來的齒牙。但因這種鑰匙是木質的,故考古學者向未發現這類鑰匙,因大都已腐爛無存。不過,在革則爾卻發現了希臘時代的鐵質鑰匙。現在敘利亞及其附近區域的阿剌伯人,至今仍沿用此種鑰匙。 聖經上提及鑰匙有兩種意義:其一是字義的,如摩阿布王厄革隆的僕人,在厄胡得民長行剌國王之後,以他們所帶的鑰匙開了國王涼臺的門(民3:25);編上9:26, 27亦是按字義的解釋;其二是寓意,這種意義在聖經上的例子很多,比如耶穌責斥法學士們,因為他們拿走了「知識的鑰匙」(路11:52)。鑰匙亦是權柄及勢力的象徵(路4:25; 默9:1; 11:3, 6; 20:1等)。其次「達味家室的鑰匙」(依22:22),「那掌有達味鑰匙的」(默3:7)等句,都是權勢的頭銜,而這頭銜是含有象徵默西亞權柄意義的,且符合在耶穌身上,「他開了沒有人能關;他關了,沒有人能開」(依22:22),因「達味的家室」就是耶穌所創立的聖教會的預像。耶穌因著他的苦難、聖死及復活,戰勝了惡魔,獲得了天上地下的權柄(默118)。耶穌先將天國的鑰匙許給了教會的首長伯多祿(瑪16:19),後來正式將之交付給他(若21:15-17),使這種天國的權柄,永遠藉著伯多祿及他的繼位人存留於聖教會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