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詞(Praise, Laus)

「讚詞」就是受造之物為讚頌、光榮、祝福上主所用的歌詞或詩句。一切受造物(詠69:35; 達3:52-90)、天使(詠103:20, 21)以及人類都應讚頌上主(民5:2; 多8:19; 13:3; 友14:17; 詠22:24; 50:14; 69:2, 8; 96:1-3, 7等)。

聖經上歌頌上主的詩歌可說處處皆是,其要者有為感謝上主自埃及拯救民的聖詠,稱為哈肋耳聖詠(詠113-118),是民在重要聚會及節日上所慣唱的,也是耶穌在晚餐廳中同宗徒們一齊唱過的(瑪26:30; 谷14:26)。其次有十一篇聖詠皆以「亞肋路亞」(請讚頌上主)為始(詠106; 111-113; 115-117; 146-150),更有十三篇聖詠以「亞肋路亞」為終(詠104-106; 113; 115-117; 135; 146-150),如此「亞肋路亞」一詞經過默示錄(19:1-7)而傳入基督教會的禮儀,沿用至今。「賀三納」一詞(我們求你救助),也可以說成了讚詞上的術語,它亦取自聖詠(118:25)。在耶穌榮進耶京時,百姓就曾以此語來歡呼歌頌「達味之子」(瑪21:9; 谷11:9; 若12:13; 見路19:38),孩童們在聖殿中亦然(瑪21:15)。

讚美的對象是天主(出15:2; 申1:21; 詠22:4; 依12:2等),是天主的大能、尊嚴、聖德、美善及正義(詠8; 19; 33; 74; 104; 148; 德42:15-43:33),是因為上主對自己的百姓施行了恩惠(詠65; 66; 105; 114; 146)。

聖經上不乏讚頌上主的美表,如默基瑟德(創14:20)、梅瑟(出15:2)、德波辣(民5:20)、達味(編上29:11)、撒羅滿(編下6:4)、青年多俾亞(多8:5-7)、他的父親(多24)及撒辣的親人(多8:12-17)、友弟德(友18)及火窯中的三青年(達3:52-90)。達味甚至制定了肋未人專職讚頌上主(編上16:4)。

舊約時代的默西亞主義,也曾感發人寫出不少的讚頌歌詞,如亞納的頌謝詩(撒上2:1-10)、一些聖詠(47; 93; 96-99)及一些先知的吟詠(依12:1-6; 42:10-13; 44:23; 49:13; 耶31:10-14)。新約上瑪利亞的「我靈頌揚上主」(路1:46-55)及匝加利亞的預言(路1:68-79),是兩篇歌頌上主的典型讚詞。

見哈肋耳、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