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Sea, Mare) 聖經上所提到的海洋有地中海,稱之為「大海」(蘇1:4; 9:1; 15:12, 47; 23:4; 則48:28)、「西海」(申11:24; 34:2; 岳2:20; 匝14:8),「培肋舍特海」(出23:31);有死海,稱之為「鹽海」(創14:3; 申3:17; 蘇18:19),「東海」(則47:18; 岳2:20; 匝14:8);更有紅海及加里肋亞海或革乃撒勒海(申33:23);新約中也提到亞得里亞海(宗27:27)。 按理想的說法,巴力斯坦是處於兩海之間的地區,東有死海,西有地中海,是以有「從這海到那海」的說法(詠72:8; 德44:21; 匝9:10);但實際上地中海沿岸,常先後為培肋舍特人、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所佔據。以民所居住的地區雖距海不遠,但歷史上證明以民對航海的生活似乎向來不感興趣,除了在撒羅滿及約沙法特王時代外,以民向來過著與海洋絕緣的陸地生活(列上9:26-28; 10:22; 22:49)。 在以民的信念中,海洋是天主的化工(出20:11; 厄下9:6; 詠95:5; 146:6; 蓋2:6; 宗4:24; 14:15; 默10:6; 14:7),天主制裁了海洋的驕傲,給它劃定了界線(創1:9, 10; 約26:10-13; 38:11; 詠33:7; 65:8; 74:13, 14; 耶31:35; 亞9:6; 約1:4-15)。以民過紅海的事蹟被視為天主對海水的勝利(出14:15),是以海中的一切生物都應讚頌上主(詠77:17, 20; 106:9; 114:3, 5)。 海洋雖是天主的造物,但卻被視為危險的象徵(詠69:3; 約2:6, 7; 依5:30; 17:12, 13; 57:20; 雅1:6; 猶13節),是敵對天主的怪獸的居處(達7:3,默13:1),故此在世界末日的重新之日,海洋不再存在(默21:1)。新約時代當耶穌在加里肋亞海中平息風浪後,宗徒們驚奇地彼此相問,耶穌是甚麼人,(谷4:35, 41; 6:47-51),因為按聖經的傳授只有萬物的造物主才有統治海洋的權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