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耳加耳(Gilgal, Galgal) 地名,有「圓圈」或「圓形物」之意。聖經上以此為名的地方凡六處,今簡述如下: 一、是在以民歷史上有重大關係的名城。當以民征服許地之始,越過約但河之後,若蘇厄命人以十二塊約但河中的大石,建立紀念碑,以紀念以民的偉大及上主的特別護佑(蘇4:19-20),並在此地,令全體未受割損的百姓,接受割損禮(蘇5:1-9)。自此天主不再降「瑪納」,百姓在許地過了第一個巴斯卦羔羊節(逾越節)(蘇5:10-12)。百姓以此為出發點征服許地,節節勝利,勢如破竹,所向無敵(蘇6-12章)。基貝紅人騙取若蘇厄的誓言及盟約,以自保生命的地方,也是這座城(蘇9:6)。先知撒慕爾選立撒烏耳為國王,及國王的一些事蹟,終至他的被棄,可能也是在基耳加耳地方(撒上7:16; 10:8; 11:15; 13:1-5; 15:20-23; 16:14)。達味逃避阿貝沙龍造反之禍後,由河東返歸耶京時,在此地大受民眾的熱烈歡迎(撒下19:15-40)。由此可知,何以基耳加耳對以民是十分富有紀念性及宗教敬禮的中心。可惜這種敬禮,後來竟淪為不正當的邪神敬禮,成了先知們責斥的對象(歐4:15; 9:15; 亞4:4; 5:5)。 關於它的正確地點,至今學者們未能意見一致,比較可靠的意見是,它在耶里哥與約但河之間,在耶里哥之東二公里處。在乃忒拉(Netelah)廢址之附近有基耳加耳之名,阿剌伯人現今稱之為基耳古耳(Gilgul)。 二、另一個基耳加耳是與厄里亞及厄里叟有密切關係的地方,二人甫離開基耳加耳之後,厄里亞被提升天去了(列下2:1)。關於這個基耳加耳的地點,雖也有數個不同的意見,但大多數學者所擁護的意見,是它在貝特耳之北十二公里處。 三、與革黎斤及厄巴耳山有關的基耳加耳(申11:30)。有些學者指這兩座山東南附近的一座廢址,為古時的基耳加耳,但這個意見甚不可靠,因此其他學者,以為它與耶里哥附近的基耳加耳同。 四、在猶大支派北部與本雅明支派為界的一城,亦名革里羅特(蘇15:7; 18:17),關於它的位置亦無確切的意見。 五、加上9:2的基耳加耳,思高譯本正確地譯作加里肋亞,在同樣的情形下,將蘇12:23亦譯作加里肋亞(參見依8:23),這是大多數學者所公認的。 六、厄下12:29所說的貝特基耳加耳,則完全不知其確實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