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友誼(Friend, Friendship, Amicus, Amicitia)

聖經上確知友誼之存在,重視表揚,高舉景仰,特別在智慧書內更是不厭其煩地討論:友誼當是忠誠的(德6:1),經得起考驗(德6:7),穩固(德6:14, 15),守信(德27:17-21),應是建立在遵守天主的法律上(詠55:14, 15),老友猶如陳酒好過新交(德9:14, 15)。但有時即使是朋友也不可盡情吐露(德19:8),坦白陳述可以解除朋友間的誤解(德19:13-17)。交友要揀選(德37:1-6)。朋友的責斥勝過仇人的親吻(箴27:6, 9, 10),應小心不忠的朋友(米7:5,見詠41:10),要提防那些有名無實的朋友(德6:8, 9; 37:1, 4)。真正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是不多的(德6:6)。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聖經上如何利用了東方人的智慧及人生經驗,來發揮及教導人友誼的倫理。聖經上友誼的實例很多,如達味的朋友——外方人胡瑟,甘冒生命危險解救達味(撒下15:31-37)。在全人類的文學中讚美友誼的作品,最美妙的一段,恐怕要算撒上18:1-4。它是約納堂達味友誼的讚詞:二人結為密友,心心相契,約納堂不顧一切困難來保護救助達味脫離生命的危險。因此,在約納堂被人殘殺後,達味曾痛心哀嘆說:「哎,約納堂,對你的死,我極度哀痛!我的兄弟約納堂,我為你萬分悲傷!你愛我之情,何等甜蜜!你對我的愛,勝於婦女之愛」(見撒下1:19-27)。這實在是英雄豪傑的純潔友情之表露!其次有納敖米盧德之友誼(盧1:16),約伯之三友(約2:11)。

人與天主雖有天淵之別,但聖經上卻說天主是人的朋友,如聖祖們、梅瑟達味約伯等。但這種交情是來自天主慈善憐憫之心,不可同人與人之間的友情相比(編下20:7; 依41:8; 友8:22; 約29:4)。在色婁苛王朝有「國王的朋友」銜,是賜給那些高級官員及大臣的(加上2:18; 3:18; 6:10, 14; 7:6; 11:26; 12:43; 加下1:14; 7:24; 8:9; 10:13; 11:14等)。約納堂(瑪加伯兄弟之一)曾被亞歷山大王封為「一等朋友」,是最高的榮銜(加上10:65)。

在新約中,因了耶穌帶來的新誡命,宗教神性的愛,使我們難以清楚的劃分友誼之情及超性愛情的界線,雖然也屢次提到了人性的友誼(路7:6; 14:2; 15:6; 23:12; 若3:29等),但這與我們上邊所說的無甚麼大出入,故此從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