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法翁(Capernaum, Capharnaum)

城名,意謂「納鴻之村」。是加里肋亞省的一座城,位於加里肋亞湖邊,斐理伯黑落德安提帕二分封候區的邊界上,而且是商業交通重鎮,

因此在該城設有稅關(瑪9:9),並駐有羅馬軍隊,為監視稅務,由百夫長主管。耶穌傳教時的那位百夫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曾為猶太人在此城修建了一座會堂(瑪8:5-13; 路7:1-10)。葛城西滿伯多祿及其兄弟安德肋的故鄉,也是耶穌在他的傳教生活時期,往來最多的一座城,是以有「自己的城」的說法(瑪9:1)。在此城的會堂中,耶穌多次講道教訓人(路4:31; 參見瑪17:24),顯過許多的聖蹟(路4:23),治好癱子(谷2:1),治好王臣之子(若4:46-53),平息風浪(若6:17-21),預許聖體聖事(若6)。但是,葛城的人只顧現世的享受,對耶穌的教訓漠不關心,對耶穌所顯的聖蹟也是視若無睹,以致受到耶穌嚴厲的責斥(瑪11:23)。

至於葛法翁確實在什麼地方,只憑聖經上的這幾點指示無法決定,必需有賴於考古學者們的考證,來加以證實。按天主教的傳統意見(朝聖者的記錄),自第四世紀至中古世紀的一致主張,以它就是現在的廢墟(Tell Hum),在約但河流入加里肋亞湖入口處西部四、五公里處,猶太人們的傳統亦與上述吻合。這座廢墟有一公里長,三百餘公尺寬,是古葛法翁的遺跡。此城毀於公元第七世紀。一八九四年保管聖地的方濟會會士將這一片廢墟買下,經過數次的挖掘考察之後,得到了不少有關此古城的認識。並於一九二六年將倒塌的會堂之大部份,重新立起,供人憑吊,可以略知它原來的偉大壯觀。但按學者們的意見,這座會堂乃建於公元一、二世紀。故此並不是耶穌曾在該處講過道理的那座古老會堂,但新會堂之建造無疑利用了古會堂的磚石。對於這座猶太古會堂,考古學者們有十分清楚的描述。在這一片廢墟的入口處,建有方濟會院。廢墟之南數十公尺之遙,即是湖水澄清,美麗宜人的加利肋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