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傅聖事(Anointment of the Sick, Unctio Infirmorum)

聖教會明認是次雅各伯宗徒在他的書信上公佈了病人傅油聖事,或謂終傅聖事(雅5:14-15)。但是誓反教徒及非公教的學者,卻堅決反對這件聖事的存在,他們認為宗徒所提倡的不外是一種猶太人自古以來就有的拜訪病人的美好習尚。不錯,我們不否認在以民間是有這種習尚的(詠35:13; 41:4; 則34:4, 16; 約2:11; 多1:19-20),並謂這是一種善行(德7:39; 瑪25:35-36)。探訪病人時,除了以言語慰問之外,並誦念一定的禱文(詠35:13; 德38:9,智13章),及傅抹治病的香油(依1:6; 耶8:22; 46:11; 路10:34)。

到了新約時代,耶穌打發出去傳教的門徒,給許多病人傅油,並治好了他們的病(谷6:13)。耶穌復活後,亦曾許給信友們以覆手禮醫治病人的恩賜(谷16:17; 見宗3:7; 5:15; 19:21; 28:8; 格前12:29等)。但是,這最多是暗示或預告終傅聖事而已,仍不是聖事的建立。因為一來當時出外傳教的門徒,仍非正式的司祭;二來耶穌復活後恩許的對象是有信德的信友,而不是執行傳教事業的宗徒。

但是,在雅各伯宗徒的書信上所說的傅油,已不再是單純的民間習俗,亦不只是治病的特恩,而是七件聖事之一的公佈(雅5:14, 15)。此處宗徒說話的對象是病重不能行動的人,因為:「他(病人)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所請的人並非親朋、近人或醫生,而是「長老」。所謂之長老,並不是普通的年高望重的人,而是「教會的長老」,即司祭。司祭到達後的作為,明顯地具有宗教禮儀的特點:「因主的名給他傅油」,給他作「出於信德的祈禱」。這種出於信德祈禱的結果,在聖經的其他部份,固然主要的是身體疾病的痊癒(見谷1:31; 5:28, 34; 6:36等),但是在這裡所強調的卻是靈魂的得救。這種說法完全符合雅書的一貫精神:「拯救」這個動詞在雅書中的對象常是人的靈魂,而不是肉身(1:21; 2:14; 4:12; 5:20)。固然這並不否認天主可以因著病傅聖事,除了賜人靈魂聖寵之外,也可以賜與病體的復元。「主必使他起來」,固可作為病癒的解釋,但學者們仍主張「起來」與「得救」在此處是有同等意義的字句,「並且如果他犯了罪(指大罪,見雅3:2),也必得蒙赦免」,更證明這件聖事的神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