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乃黑黎布(Sennacherib) 人名,意謂「欣(神)增多了我的兄弟」,是亞述帝國的一位君王(公元前七○四∼六八一),撒爾貢二世之子(列下18:13; 19:16, 19, 36; 編下32:1, 9, 16; 依36:1; 37:37)。關於他的生平聖經及其他文件都有所記載,今簡述如下:他是一位勇敢善戰的軍事家,又是文明藝術的促進者,但是他繼位之初的環境並不太理想,首先有默洛達客巴拉丹猖獗作亂,且佔據了巴比倫,緊接著又有巴力斯坦及腓尼基地區脫離亞述而獨立。他首先將默洛達客巴拉丹自巴比倫驅逐,以鞏固自己的政權,且勵精圖治,訓練軍隊,準備出征西方紛紛獨立的藩屬小國。於七○一年正式出征,結果在大軍壓境之際,這些小國皆不堪一擊,無不稱臣納貢,諸如漆冬、阿爾瓦得、阿市多得、摩阿布、厄東等,其中只有阿市刻龍、厄刻龍及耶路撒冷曾經稍事抵抗,但皆未能成事。猶大地區在被亞述王摧殘消滅了四十六個村莊之後,它的國王希則克雅也只有投降,並交納了三十「塔冷通」的金子,八百「塔冷通」的銀子,並有許多其他的財寶,且將自己的女兒們獻出作為亞述王的妻妾,此外還將一批音樂家出讓給勝利凱旋的亞述大王(列下18:14-16,此處所述與亞述文件完全相合,所不同者只是金子三十、銀子三百「塔冷通」之別)。大概這次戰役之後,亞述王還擄去了大批猶太工人為修建尼尼微宮殿,雇特人及哈瑪特人等,被移民於撒瑪黎雅的事蹟(見列下18:34),大概也發生於這個時期。 但是聖經的記載並不止於希則克雅的稱臣納貢,已如上述,相反地,散乃黑黎布相繼又兩次遣發大將,向猶大國王及人民傳話招降;但國王受到依撒意亞先知的鼓勵,全心依靠天主。埃及王提爾哈卡出兵相救,上主更打發使者助陣,將亞述大軍殺傷殆盡,亞述王大敗而歸,不久之後在巴比倫為自己的兩個兒子所殺,由厄撒哈冬繼位稱王(列下18:17-19:37)。這段記述卻與歷史不合,蓋於七○一年埃及的國王提爾哈卡,只不過是年僅十歲的幼童,而散乃黑黎布的死亡也是在二十年後之事,顯然這是作者將兩個不同的記載,不同史事的文件混合放在一起。是以列下18:17-19:37所描寫的事實,應當置於六八一年前不久。至於聖經上所說的亞述大軍一夜之間,被殺十八萬五千人的事,很可能就是埃及歷史上所記載的瘟疫大災的結果。 在文化方面,這位國王曾經有過不少的貢獻,他將自己的宮殿建築在尼尼微,盡量使尼尼微美化壯觀,在這裡他修蓋了不少的偉大建築物,考古學者已將它們挖掘出土,供人憑吊。 見希則克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