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職權(Primacy of Peter, Primatus Petri) 伯多祿元首職權,是說伯多祿為十二宗徒之長,耶穌所立的教會的元首。從新約的記述看來,可說伯多祿享有這元首職權,是相當清楚的,今就伯多祿如何獲得這元首職權,以及如何執行了他這職權,分述如後: (一)耶穌立伯多祿為教會的元首:按瑪16:13-20所載: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當伯多祿代表宗徒首先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後,耶穌給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接著又說:「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必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耶穌以三個象徵的說法,來說明賜給伯多祿為教會元首的職權。 a、稱伯多祿為「磐石」。這句話,在中文以及其他譯文(法文則甚確當),不易看出。伯多祿原名西滿伯多祿,即希臘文「磐石」之意。按阿剌美語,「磐石」即是「刻法」。這一名字,按若1:42,是耶穌收他為門徒時,已給他起了這名字。是以耶穌從收他為門徒時,已有意立他為教會的元首。在瑪16:18,於是就用在收他為門徒時,給他起的富有象徵之意的名字來說,你是「刻法」(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磐石的寓意,由耶穌所講建屋的比喻(瑪7:24, 25),即可知是指堅固的根基,在以磐石為基礎的房屋,不會倒塌,由路22:31, 32的記載,可知耶穌如何使伯多祿成為堅固的磐石。 b、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伯多祿,鑰匙,乃象徵權柄,在舊約裡已有類似的說法(見依22:22)。 c、再以「束縛」與「釋放」二字來形容賜與伯多祿的權柄。束縛與釋放二字的說法,雖不見於舊約,然為當時經師們所慣用的語詞,是以為當時的聽眾,可說一聽即瞭解此二字的含意,尤其配以前一象徵,鑰匙,毫無疑的,使人明瞭耶穌將管理教會的全權交與伯多祿,即將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交與了伯多祿。是以與教會分離的誓反教弟兄,對這段經文的含意也十分清楚,無法加以曲解;但他們認為本段經文只見於瑪,其他對觀福音隻字未提,便以這段經文,非為原文,而是日後羅馬教會加入的。不過根據古抄卷,各古譯本,以及古代教會的傳授,尤其教父們的著述,對瑪16:13-20本屬原文而非日後由羅馬教會加入的,可謂有據可憑(谷未記載這段,可以理解,因為他對伯多祿有光榮之事,一概不提。路則在22:31, 32記載耶穌特別為伯多祿祈求,不但使他,免於喪失信德,並且要他堅固自己的兄弟)。若再證以若21:15-17耶穌三次給他說:「你牧放我的羊群」,則耶穌立伯多祿為教會的元首,可說確是一不可爭辯的史實。 (二)伯多祿如何執行了他為教會元首的職權:如要明瞭伯多祿如何執行了他為教會元首的職權,這一問題,事實上並非太難,只要打開宗,並仔細閱讀宗前半部有關伯多祿的記述,即可得到一個相當清楚的答案。根據宗的記述,剛在耶穌升天後,聖神尚未降臨前,即由伯多祿提議,應由門徒中另選一人以補猶達斯之缺(1:15-26)。聖神降臨後,雖然十二位宗徒都曾向在場的猶太人講道,但宗一再特別提出伯多祿的名字(2:14, 37, 38),而且按2:40, 41節的記述,聖神降臨的那天,三千人受洗,是因聽了伯多祿的講道。阿納尼雅夫婦犯了欺騙聖神之罪,由伯多祿處以懲罰(5:1-10)。類似的罰也由伯多祿施於西滿術士(8:20-23)。伯多祿為第一人收外教人科爾乃略為信徒,並在耶路撒冷猶太信友前陳明他所以如此作,是受了天主特別的啟示(11:1-18)。最特出的一點,是伯多祿在耶路撒冷所開的宗徒會議上,好似以他為元首的權威,解決了當時所激辯的問題,應如何對待由外教歸信基督的信友(15:7-11)。唯一可提出似乎反伯多祿元首職權的只有迦2:11-14所謂安提約基雅事件。不過,這一問題,早在第三世紀德都良已說過:「伯多祿的過錯是在他的作風,而不是在他的宣講」(Conversationis fuit vitium, non praedicationis. Cfr. De Praescriptione XXIII)。換言之,充其量,伯多祿的失策是一時的作為不當,毫不涉及教義理論,是以毫不影響他為元首的職權。即近代唯理派的基督徒,也不能以此點來推翻全部新約其他確鑿以伯多祿為教會元首的證據。 由上述兩點,可知伯多祿(當然包括他合法的繼承者羅馬教宗),實為耶穌所立的教會的元首,而在教會內享有元首職權。 見伯多祿、不誤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