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阿色雅 [曷沙雅](Maaseiah, Maasias [Hoshaiah, Osaias]) 聖經人名,意謂「上主的作為」。思高譯本隨從希臘譯本,譯作「瑪阿色雅」,但原文作「曷沙雅」,原意謂「天主施行了救援」。聖經上以此為名者頗多。今簡述如下: 1、肋未人,生於默辣黎家族,與他的同族弟兄組成歌詠第二班,參與迎接約櫃至達味城的盛典(編上15:18-25; 見撒下6:12)。 2、阿達雅的兒子,是在約雅達領導之下,推翻阿塔里雅后的百夫長之一(編下23:1)。 3、猶太國王烏齊雅手下的一位監察官,他的職務是為國王招兵買馬,組織軍隊(編下26:11)。 4、猶大王阿哈次的家人(兄弟或叔父)當以色列王培卡黑代天主懲罰猶大時,被一個名叫齊革黎的厄弗辣因人所殺(編下28:6-7)。 5、是猶大王約史雅的御史,曾受職修理耶京聖殿(編下34:8)。 6、由耶叔亞家族出身的一位司祭,約匝達克的兒子,充軍後受命將自己的外方妻子休掉(厄上10:18)。 7、司祭,哈凌的長子,充軍後受命休棄外方妻子(厄上10:21)。 8、司祭,帕市胡爾的兒子,充軍後受命休棄外方妻子(厄上10:22)。 9、帕哈特摩阿布的後代,充軍後亦受命休棄外方妻子(厄上10:30)。 10、負責條建一段耶京城牆的阿匝黎雅的父親(厄下3:23)。 11、厄斯德拉向民眾宣讀法律書時,侍立其右者之一(厄下8:4)。 12、厄斯德拉時代一位向民眾解釋法律的肋未人(厄下8:7)。 13、充軍後立盟簽約時,代表百姓的四十四人之一(厄下10:26)。 14、巴路客的兒子,屬猶大支派,充軍歸來後居於耶京(厄下11:5)。 15、依提耳的兒子,屬本雅明支派。他的後代中,有人在充軍歸來後居於耶京(厄下11:7)。 16、兩位同名及同時代的歌詠司祭,曾經參與耶京城垣落成的隆重盛典(厄下12:41-42)。 17、猶大王漆德克雅時代的一位司祭,他的兒子責法尼雅是國王的心腹人員(耶21:1; 29:25; 37:3; 參見耶35:4)(18)耶肋米亞先知時代的一位假先知,漆德克雅的親父親(耶29:21)。 18、是耶肋米亞先知時代的人,他的兒子阿匝黎雅是當時的一位部隊首領(耶42:1; 43:2)。 19、是充軍後乃赫米雅時代的一位司祭,曾經參與耶京城垣落成的盛大典禮(厄下1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