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陵節(Pur, Purim Phur, Phurim) 原文有「命運」之意,是猶太人最歡樂的節日,每年於「阿達爾」月的十四及十五兩日慶祝(即現今之三月初)。關於「普陵節」的來歷,在艾9:20-32業已清楚指明,是為記念客居於波斯的一批猶太人,如何在上主特別照顧之下,逃避了敵人的陰謀,而獲得了救援,保全了性命。當時在居於波斯的猶太人中,有一位名叫摩爾德開的人,他曾因破獲宮廷中的叛變陰謀,而有功於王朝;同時他的堂妹艾斯德爾又被選為皇后,遂招致國王大臣哈曼的嫉視,再加上摩爾德開拒向哈曼行禮致敬,更使哈曼怒火填胸,竟遷怒於所有客居於波斯的猶太人,勢非將他們殺盡滅絕,決不甘心。此時猶太百姓大驚,開始祈禱守齋,哭求天主施救。果然,天主聽了他們的祈禱,再加上艾斯德爾皇后的從中周旋,猶太人處於山窮水盡之際,竟能逢兇化吉而重見天日,陰險惡毒的哈曼反自招殺身之禍,而摩爾德開卻受到國王的高舉重用。 自此之後,猶太人每年大事慶祝紀念這得救的吉日,屆時全民大歡,老少同樂,卻因此不知不覺之間,滲雜了一些世俗的色彩及低級的取樂:男扮女裝,女扮男裝,雖是梅瑟法律上所禁止的(申22:5),但也屢見不鮮;青年人更扮成舊約上的人物,結隊遊行,時至今日,仍見於以色列的台拉維夫(Tel Aviv)城。 曾經有人將猶太人的「普陵節」與古波斯的節日相連,或更謂「普陵節」根本是導源於波斯民間節日的慶典;但這種說法未免太過牽強,因為聖經上清楚記載,普陵節的來源是由於向天主感恩致謝的心情,是與拯救的上主有直接關係的,而並不是取自外教人的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