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絕自己(Abnegation, Abnegatio) 瑪16:24記載,耶穌向他的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棄絕自己乃跟隨耶穌的先決條件。棄絕二字,表面看,只具有消極性的意思;事實上,過去的神學家也多偏重這一意義;但近代神學家認為棄絕二字,除有消極意義外,更含有積極的意義。所謂棄絕自己,消極方面要拋棄自己一切與生俱來的不正當的傾向,以及後天的惡習;積極方面是把自己全交付於基督,度基督的生活,也即保祿宗徒在弗4:17-24所說:「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以及羅6:2-11:「死於罪惡,而活於基督」。按棄絕二字,拉丁文 Abnegare ,希臘文 Arneisthai 只見於新約,但這一字的意義卻導源於舊約。由古聖祖的歷史上即可看出:如亞巴郎的歷史,他奉命離棄家鄉,祭殺獨子(創12:1; 17:9-14; 22:1-19),在在要他棄絕自己。眾先知們的生活,如耶肋米亞(耶1:6-9; 37:6-16; 32:16-25)、歐瑟亞(歐1; 2)、約納(納1:3; 3:2, 3)、厄里亞(列上19:9-14)等,尤其依撒意亞先知所描述的「上主的僕人」(依50:4; 53:1-10),這上主的僕人,也即未來默西亞的素描。是以耶穌傳教時,公開地向門徒說:「我不尋求我的旨意,而只尋求那派遣我來者的旨意」(若5:30)。是以耶穌所度的生活,也是棄絕自己的生活,正如保祿所寫的:「連基督也沒有尋求自己的喜悅,如所記載的:辱罵你者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羅15:3等)。為此,堪稱耶穌忠實弟子的保祿也說:「我已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了,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19-20)。保祿的這句話可說是「棄絕自己」最好的解釋。 見門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