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27
25-27節是本書最深奧難明的預言,因此歷來的聖經學者對這預言有很多的解說。此處將各家的解說綜合為三:一、那些主張以純歷史解說的學者,否認本處含有論及默西亞的預言。二、那些以這預言直接論及默西亞的學者,多忽視本書中的其他預言。三、有些現代的學者,以「歷史作默西亞的預像」來解釋這預言。這解說也許是最好的解釋,因為更適合24節所論的神恩,這神恩也只在默西亞時代纔實現了;此解說的有力根據是耶穌末世的言論(谷13),因為耶穌也採用同樣的方法,將城的毀滅作為世界窮盡的預像。所謂「一星期」,不是指七天,而是指七年,亦即安息年(肋25)。七十個星期,即等於四百九十年。所謂七個星期(25節)即等於四十九年,即由耶肋米亞於公元前六○五年講論充軍的預言起,到五五六年居魯士開始勝利時期(依45)約為四十九年。——六十二個星期共為四三四年,其間包括選民安享太平及京的重建,直到公元前一七一年受傳者(大司祭)敖尼雅三世殉道(加下4)。27節所說一個星期的前一半,計三年半,這時是安提約古迫害猶太教,禁止獻祭,在聖殿內立邪神偶像的時候。關於一個星期的後一半,約三年半,當是24節所說七十個星期屆滿的時候,在此時默西亞要來實現24節所說的神恩。應當注意的是:預言中的「七」或「七十」的數字,常含有象徵意義,不應追求數字的含意。總結這預言的大意不外是說:充軍者所渴望的回國,十二支派的復合,默西亞的來臨,天主要在七十星期內實現。預言中把充軍的結束,安提約古的迫害宗教,大司祭敖尼雅的殉難,都當作默西亞本人以及他的神國,在日後所要遭受的迫害的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