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 [運動場](Sports-stadium, Gymnasium [Stadium]) 體育場,依希臘原文含有裸體之意,因在運動場上操練比賽的運動員,常是裸露著全身。 平常在體育場或運動場內,設有拳擊、摔角、投鐵餅、擲標槍的露天競技場,賽跑競技場,游泳池和為運動員休息,或作冬季操練競技寬大的石柱長廊。運動場的門常開向南面,市民不分等級,不分男女,都可自由進入運動場參觀競技。運動員操練比賽時,不但裸露全身,而且事先還以油敷抹全身,使全身肌肉柔軟光滑,以便於操練競賽;頭上戴著帶有神像或神祇標記的寬邊運動帽,使人一見便知是運動員(加下4:12)。 在希臘化的城市內,不論城的大小總建有體育場,至於體育場的大小,一座或多座,隨城市繁榮和人口而定。公元前二世紀中葉,猶太人提倡希臘文化,在耶京也建築了一座時代化的運動場(加上1:10-15; 加下4:7-17)。這運動場是在雅松大司祭領導下,獲得安提約古厄丕法乃許可後建築的。依據加下4:12,是在聖殿圍牆西北面哈納乃耳堡(厄下2:8; 3:1)下面;但依據若瑟夫的記載(見猶太古史和猶太戰爭),卻是在聖殿圍牆西,阿斯摩乃王宮下面。也許在若瑟夫時代,運動場有所擴充。因離聖殿很近,所以運動場上的歡呼聲、發號聲,在聖殿內都可以清楚聽到(加下4:14)。 希臘文化生活本身已有些觀點與「法律」相抵觸,何況這有違風化的體育運動。耶京自從有了這一體育場後,猶太青年生活穿戴,完全如外邦人。猶太運動員運動時,當眾裸體出場,因人見到自己身體上的割損痕蹟,遂深以為恥,力圖設法營救,掩蓋彌補(加上1:14),這實無異背棄了自己的祖傳信仰。不但猶太青年,而且司祭亦再無心於祭事;屆時常置身運動場,參加違法的運動。無恥失職的大司祭雅松,還派人參加運動大會,叫他們備帶銀錢,向運動神燒香獻祭(加下4:14, 19),竟毫不顧及自己祖傳宗教的尊榮,只一心崇拜希臘的文明(加下4:15)。像這樣的運動,何能見容於猶太社會,而不受虔誠猶太人的攻擊和反對(加下4: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