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黎(Mari)

瑪黎城,即今哈黎黎廢墟(Tell Hariri),在阿步刻瑪耳(Abu Kemal,敘利亞)之西北約十二公里的一個地方。考古學者已在此地自一九三四∼一九六六年,先後從事了十六次的發掘,證明它是古近東最有價值的城市之一。遠在公元前四千年已有人煙,且連綿不斷,直至色婁苛王朝時代(公元前四至二世紀)。它跟著歷史的演變,始終佔著重要的地位。它的歷史可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自始至亞述撒爾貢時代,第二個階段相等於巴比倫帝國第一朝代時代。在色婁苛時代已失去了它的作用,而變成一個小村莊。

考古學者在這裡最重要的發現,要算是數達兩萬五千之多的楔形文件,是季木黎林(Cimri-Lim)國王的公文保管庫,所存的檔案多是往來的公文信件、商業契約及法律條文等。由這些文件中可以清楚認識到當時的歷史,以及哈慕辣彼王勢力的擴展,漸漸將邊鄰諸小國消滅,最後瑪黎也被他征服。除上述發現外,還掘出了不少屬於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廟宇、宮殿、石器用具等,最使人注意的是它宏大的宮殿,佔地竟達三公頃,有房間三百,並有不少的庭院,偉大的態像,美麗的壁圖,是它文化經濟軍事的黃金時代的遺產。但是這一切皆毀於哈慕辣彼的戰火,時在公元前一七六○年左右,自此它失去了政治上的價值,直至亞述帝國時代,再將它復興為軍事重地,作為向外侵略的根據地。

正因上述的那兩萬五千刻版楔形文件,是與聖祖們同時代的作品,故此對聖經的研究不無價值,比如,在這文件上哈彼魯(Habiru)及本雅明(與後來的希伯來人有關)之名曾不斷出現。這很可能與特辣黑烏爾遷徙至哈蘭的記載有關(見創11:31),蓋在一塊板刻上載有同本雅明人訂立的合約。舊約先知們講說預言的方式,也在這些文件上找到對證。其次納曷爾城名(見創24:10)以及阿蘭拉班的名字(見創31:20-24),亦出現於這些文件上,更有巴力斯坦的城市如拉基士(見蘇15:39)及哈祚爾(見蘇11:1)亦在這些文件上出現。